首页 >> 防尘圈

集中供气好空分设备商谋求转变经营模式管家

时间:2022/07/05 17:20:33 编辑:

集中供气好 空分设备商谋求转变经营模式

    国庆节前夕,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第18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8年年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会上,与会专家通过分析国外空分设备制造商的发展之路,一致认为,区域性集中供气的形式将影响国内空分设备制造商未来的发展趋势。 <BR>  专家热议区域集中供气 <BR>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公司的杨盠源高工在发言时指出,区域性氧、氦、氩气集中供应是相对于一家一户的分散供应而言,它是由专业的供气中心集中生产,产品通过现场供气管道与钢瓶输送或液体槽车供应等不同的方式送到区域内各用户。它的好处主要有:一、集中供应可以采用技术先进的大型机组,从而能耗降低、定员少、单位投资成本下降;二、集中供应将更加专业化,使操作水平、安全性和作业效率提高,集中供应后由于机组多,可以统一调度,从而降低了放散率,减少备用机组,节省投资;三、由于采用了大机组,可以提取稀有气体,实现综合利用以降低成本;四、集中供应后由于社会总的投资、占地及定员减少,从而提高了社会效益。 <BR>  “区域性集中供气还有一个好处:取长补短。”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孙国民说,“设备制造商只懂得设备制造,不知道该如何运营管理,而气体厂商对运营管理熟悉,却不知道怎样维护设备,二者强强联合,必将事半功倍。” <BR>  “专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园区化管理是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供气方式,它起源于欧洲,继而发展到美国和日本。从国外的情况来看,这种先进的供气模式也将被中国气体行业采纳。”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专家弓国志说。 <BR>  外资独享市场大蛋糕 <BR>  国外空分设备制造商进入中国之初便开始涉足中国的气体市场,纷纷成立了独资或合资的气体公司。他们一边卖设备,一边卖气体,牢牢控制住了产业链的上下游,个个赚得盆满钵盈。 <BR>  据杨盠源介绍,国外空分设备制造商最先进入我国气体市场的是英国氧气公司和美国空气产品公司。BOC于1978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天津等地建立合资公司,向附近用户供应管道气、瓶装气和液体产品,随后拓展到太原和南京;2005年,在山东淄博签约建设4000T/D大型空分装备,向齐鲁石化供气;2006年BOC被林德公司收购。 <BR>  APCI于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在深圳开办独资公司;1994年向宝钢7.2万等级空分和南化4.8万等级空分投资,取得部分产品的销售权;接着,在天津和广州建设液体设备向周围的外资和国企供气;2005年在唐山建设空分向国丰和福丰钢铁厂供气;2006年在浙江桐乡建厂向巨石玻璃纤维公司供气;2007年,与中海油合资在福建省莆田建设我国第一个利用天然气的空分。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已经投资5亿美元,在华东、华北、华南建有24个独资和合资企业,并在上海设立亚太地区工程中心,其在华年销售收入超过1.5亿美元。 <BR>  法国液空是世界上最大的气体供应商,1991年在上海漕泾成立法液空上海公司;1995年与杭氧合资建立了杭氧液空公司;2006年与天津碱厂合作组建液空永利公司,投资1亿美元建设两套6万等级空分;2007年与天津石化合资向天津和周边供气;此外,还在大连与东北特钢签订供气合同,新建1.6万等级空分;在山东青岛、日照、江苏张家港等地投资建厂供气,现正努力开拓华中市场。 <BR>  普莱克斯公司于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1992年与北京氧气厂合资建设一套410T/D空分,成立北普公司;1993年在宝钢投资建设5套空分,总产能达到每小时13万立方米;2007年在江苏镇江投资建设1套8万等级空分,向索普集团供应氧气。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已经有15家独资企业和10家合资企业,拥有空分27套以上,亚洲区域总部设在上海。 <BR>  林德公司在2006年收购BOC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气体公司,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空分设备制造商,在中国的设备销售业绩好于气体销售,在上海浦东、苏州工业园、南京经济开发区等地建厂供气,还为多个城市的电子工业供应特种和高纯氮气。2006年与福建炼油厂合资建设福建最大的工业气体项目,为炼油厂和泉港区供气;最近,该公司又投资1.7亿美元成立了林德气体有限公司,收购和新建6套空分,总产能达到每小时12.5万立方米,向宁波万华聚氨酯公司和宁波钢厂供气。 <BR>  梅塞尔公司进入中国较晚,但它以气体供应商的面目出现,直接进入气体市场,而且发展极快。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已经有独资和合资公司20多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美元。 <BR>  据了解上述6大气体公司目前已在中国累计投资近30亿美元,成立独资与合资公司100多家,占据了中国现场制气和液体产品供应市场35%~40%的份额。 <BR>  国内制造商跑步追赶 <BR>  “既卖‘奶牛’又‘卖奶’是国外空分设备制造商走过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这种发展模式值得中国空分设备制造商借鉴。”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高级顾问朱燧炎说。 <BR>  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中国的气体工业加快了区域性集中供气的步伐。就在国外空分设备制造商独享中国气体市场大蛋糕的同时,国内一些有眼光的空分设备制造商和投资商也开始进入气体供应市场。 <BR>  据孙国民介绍,首先是各大钢厂的氧气站纷纷成立气体公司,将自己使用多余的气体和液体产品外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钢、首钢、济钢、鞍钢、唐钢五厂等钢厂的气体公司先后成立,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BR>  接着,各空分制造商也开始进入气体市场。走在前面的是四川空分设备有限公司,他们先后与江苏、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广东等多家钢铁公司和化工企业合作成立气体公司,在给用户供应空分设备的同时就近销售气体,总生产能力达到每小时10万立方米以上。杭氧集团在效益提升后,迅速投入气体市场,且步伐较快,先后在浙江建德、湖北黄石、河南信阳、吉林通化投资收购或新建设备向用户供气,总生产能力也达到每小时10万立方米。 <BR>  国内一些有眼光的投资商也看好正在蓬勃发展的气体市场,纷纷投资建厂,向特定用户和周边地区供应液体和气体空分产品。最具代表性的是盈德气体公司,他们有效利用外资,从2001年成立至今,已建成或收购空分装置24套,总生产能力达到每小时55万立方米,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 <BR>  总之,随着新的供气理念的输入,在国外空分厂商和国内上述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供气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国家和企业都认识到“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病,“实行主辅分离,把气体外包”已逐步形成共识,这为集中供气和现场供气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BR>  国内空分设备制造商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从空分设备制造到工业气体供应既是国际空分厂商的成功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空分行业毕竟太专业,空分设备市场有限,难免会饱和或低迷,而工业气体是生产的血液,是一颗常青树,有着稳定的收入。在这棵常青树下,与国际空分厂商相比,国内厂商虽然有资金、经验、管理上的不足,也有投资与运营成本低、价格竞争力强的优势。同时,文化相通,与用户联系广泛,这些都是外商所不及的。因此,扬长避短,奋起直追,国内几大空分设备制造商正力争成为国内最大的气体供应商。 <BR>  “虽然我国由气体公司集中供气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与会专家不无忧虑地说。据资料介绍,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气体的需求80%是采取第三方供气方式,供气管网达几千公里,而我国目前80%以上的用气企业仍然是自产自用,集中供气也多是一对一的供应方式,没有形成一对几的供应网络,管网仅几百公里,使产品利用率受到限制。由此看来,要实现空分产品供应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区域化依然任重而道远。为此与会专家呼吁,在融资和区域性管网建设方面需要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琉璃台历架

小汽车电瓶报价

挂面机器表价格

茂祥发MXF

加湿器品牌价格

凉鞋凉拖报价

摄影相框价格

庐山市兴荣超市

智能文件柜报价

圣路节能灯报价

相关资讯